重磅!央企五大领域重组,打造四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国务院国资委17日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尤其在央企重组和资源整合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通过梳理下半年国企改革路线图发现,央企降杠杆防风险已成为下半年发力的重点,同时,随着改革试点的扩围,下半年混改、重组、管资本、市值管理等多项改革措施有望多点突围。
亮点一:严控五大风险
一、要严控债务风险,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
继续加强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强化对降杠杆减负债工作的定期监测、公开通报和跟踪督导,将相关约束性条款纳入经营业绩考核;
加强债券特别是短融、超短融债券风险排查,严防投融资期限错配;
拓展融资渠道,提升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总结推广市场化债转股和永续债等模式,积极探索开展优先股试点,确保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
强化PPP项目管理,严控非主业领域新增项目投资,妥善化解存量项目风险;
高度重视资金链安全,保持现金流充裕,做好应对困难局面的准备,确保稳健经营。
各地国资委也要加强企业投融资及负债情况监控,多措并举降低资产负债率。
二、严控金融业务,扎实开展优化整合。
严格控制增量,建立金融业务投资企业负面清单,主业整体亏损、资产负债率较高、现有金融业务风险较大或服务主业作用不明显的企业,严禁新增金融业务投资。
优化整合存量,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推动中央企业金融业务优化重组,规范有序推进产融结合。开展防范金融业务重大风险督导,进一步加强委托贷款、内保外贷等高风险业务管控,严禁融资性贸易和空转走单贸易业务。
三、严控国际化经营风险,确保境外资产保值增值。
坚持规划在先,制定科学清晰的国际化战略,规范有序开展国际化经营。
落实企业集团在境外风险防控中的主体责任,明确风险管理责任部门,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不断强化境外项目管理,规范境外经营行为,加强企业间沟通协作和企业内部业务统筹,坚决避免无序竞争,有效防止重复建设,努力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国际化经营格局。
四、严控法律风险,确保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持续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将法律审核嵌入管理流程,确保规章制度、重要决策、经济合同法律审核全覆盖。
五、严控安全环保风险,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和环保事件发生。
亮点二:改革举措加快落地
会议提出,进一步增加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数量,拓展试点内容,赋予试点企业更多自主权。
组织实施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和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指导“双百企业”一企一策制定完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率先打造一批治理结构科学完善、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的国企改革尖兵。
联合地方政府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改革试验,统筹施测、积极探路,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地,打造国企国资改革区域标杆。
混改方面,2018上半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220户,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880亿元。下半年稳妥推进2-3家央企集团层面实施股权多元化,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方面:国资委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初步制定《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正在履行报批程序。
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依托投资公司推进中央企业产业合作与重组整合,加快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运营公司基金系建设,支持运营公司参与中央企业IPO、市场化债转股、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工作。
亮点三:强化市值管理 增加股东回报
会议提出,企业集团要切实担负起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上市公司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支持上市公司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对于亏损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并购优质资产、盘活存量资源等方式,实现价值提升;
积极行使股东权利,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诚信经营、加强与投资者有效沟通,不断健全股东回报机制,努力作维护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表率。
亮点四:强化监督和责任追究
会议指出,研究制定《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对责任追究的范围、标准和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深入开展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调查及责任追究。组织中央企业开展投资并购风险排查,指导企业完善风险防范措施。
近三个月来,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密集调研,并频繁提出要求: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抓紧突破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其信号意义值得重视。
亮点五:稳步推进央企重组
会议指出,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产整合,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专业化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重组整合为契机,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同时,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成立中央企业煤炭资源优化整合专项基金,探索市场化专业化重组整合模式,稳步有序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五大领域央企重组
具体到装备制造领域,电气、机械、汽车等行业是重组可能性比较大的方向。
近期,煤炭行业重组已陆续落地。按国资委关于非专业涉煤央企退出煤炭行业的统一部署,5月8日,中煤集团和保利集团共同签署股权无偿划转协议,保利能源被无偿划转给中煤集团。
电力领域,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表示:“神华与国电集团重组方案确定之后,华能、大唐、中核、中广核等电企间开展同业整合的可能性已变得更大。”
在通信领域,国资委已于6月27日宣布,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重组后,两公司将并入新成立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大通信央企的“合并同类项”,将重塑通信产业格局,在整合产业和资源后,利好5G发展。
化工领域:7月13日,国资委宣布,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集团的董事长、党委书记。业内人士认为,坊间屡传“绯闻”的中国化工集团与中化集团合并有望提上日程。
打造四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关于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的构想,各平台或将包括不止一家央企,至于平台组建形式是企业联盟还是单独成立新公司,目前还不确定,企业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那么,上述四大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可能会涉及哪些央企?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日,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兵装集团旗下长安汽车等三方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将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打造共享汽车领域的“国家队”。
此外,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的A股平台中国汽研,也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其旗下“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开发、测试认证第三方工程咨询服务机构。
目前,发展北斗产业的央企单位,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外,还有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北斗系统已在汽车前装市场、智能手机、高精度应用等五大方面实现了产业化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全国建立了超过1800个地基增强站。
在天上北斗卫星和地上“一张网”的支持下,可精准至“厘米级”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有望“赋能”各行业转型升级。据了解,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打造的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负责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的建设。
至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平台的构成,将包括多家央企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简称“中国电子”)将是重要的支撑单位。此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布局多年。
中国电子于今年6月24日召开了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成果发布会,并宣布与长沙市国投、长沙市高新区共同设立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则于2015年6月成立了国家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目标是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的云制造产业集群生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第三方商业与金融资源,服务于制造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两到三家央企集团股权多元化
在混改方面,国务院国资委的年中会议提出,下半年要稳妥推进两到三家央企的集团层面股权多元化,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近期,东航集团“混改2.0”锁定上市平台东方航空,拟在A股、H股定增募资逾百亿元,引入均瑶集团及其旗下吉祥航空,还有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
除央企“七大领域”混改持续深化外,地方国资的运作也日趋灵活,国有资本进驻民企案例在增加。此外,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参与国企混改也有望取得新的进展。
国资委还对市值管理作出部署。会议提出,企业集团要切实担负起市值管理主体责任,加强上市公司运行情况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支持上市公司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网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更正/删除。
近期热门项目